

新闻资讯
资讯详情
我国口蹄疫防控的历史过程及成效
- 分类:我是兽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4-30 14:58
我国口蹄疫防控的历史过程及成效
在口蹄疫方面,我国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。上个世纪,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流行口蹄疫。60 年代,随着畜产品的贸易流动,口蹄疫在80 几个国家都有流行,口蹄疫是一个世界性大流行的疾病。口蹄疫在我们国家流行的时间也很久,上世纪初的时候,在云南、甘肃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这些地方大流行,30 年代在苏、皖南、沪等地铁路沿线发现口蹄疫,当时程绍迥等同志确诊以后,组织上海兽防所、上海畜牧局、南京中农所等单位扑灭上海至徐州铁路沿线一带的疫情。由于各地密切合作、严格执行,采取防疫综合性的措施而未用疫苗,把这个病控制住并消灭掉,此为我国首次成功防控口蹄疫。此后直至全国解放,云南、青海、宁夏、甘肃、内蒙等地不断发生流行。
口蹄疫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一直流行的,我们流行的主要是 O 型跟亚洲一型,亦曾发生 A 型口蹄疫。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,疫情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。我们改革开放以后,由于国家重视,研究单位(兰州兽医研究所)努力工作,使得我国当前口蹄疫防控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。
兰州兽医研究所对口蹄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做了大量的研究,他们建立了标准的种毒库,流行毒株库,还有疫苗的毒株库,可以根据流行毒株的变化,及时筛选和更换防疫的种毒,他们现在已经研制成 O 型、A 型、亚洲一型的单价和多价疫苗,不但满足我们国内需要,而且还可以出口。新型疫苗的研制也有所突破,合成肽疫苗已上市,基因工程空壳疫苗已批准使用。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,在口蹄疫的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,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由于我们国家家畜的饲养量大,而且分散不集中,要彻底净化和消灭口蹄疫,目前看还有一段距离。在 60 年代,我们国家的口蹄疫也是到处都流行,那个时候对口蹄疫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是“早、快、严、小”的原则。关于“早、快、严、小”的原则,目的是使防控工作在疫情发生初期,在小范围内快速扑灭,阻止其向外蔓延扩散。“早”就是及早发现和查清源头;“快”就是尽快封锁源头;“严”就是要求一切隔离封锁措施严格,堵绝漏洞;“小”就是封锁区范围宜小,便于操作控制。要做到以上“早、快、严、小”原则,必须要有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协作,除兽医部门的努力外,还需有行政领导、物流、公安执法等部门的协同作战。我国在防控口蹄疫、牛肺疫、牛瘟等病的过程中,运用这些原则已有成功的先例。我讲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。1963 年,安徽省向新疆买牛,山东省也向新疆买牛,因为当时新疆的牛比较便宜,购买的牛上了火车以后,他们发现这群牛里面有口蹄疫的病牛,他们马上就打电报给山东农业厅和安徽农业厅,山东农业厅收到电报后迅速采取措施,牛还没有到山东,在河南商丘被拦截了下来,就地进行了处理,使得疫情没有传到山东。安徽农业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,当时大概是礼拜天,没有人管,等到上班发现以后迅速追查,这时牛已经到了安徽一个县里,在供销社的大院里有几十头牛,还没有分到农民手里。安徽农业厅就打电报到我们学校,请我们学校派人去支援他们紧急防疫,当时罗清生老师就派我带一个班的学生,跟教研组的老师一起,大概三十几个人,连夜赶到安徽。
我们到了安徽以后,就跟当地政府讲好,把当地的镇作为一个疫区封锁起来,老百姓不能出去,周围派民兵站岗,商店关门。我们三十几个人住到镇上, 派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到供销社大院里去治疗病牛。当时我们就根据“早、快、严、小”这个原则,“早”已经没办法了,因为病牛已经到安徽了,但是我们尽量保持严格,把供销社的大院作为一个疫点,人进去之后就不出来了,住在院子里。因为我们把这个镇作为一个疫区封锁起,外围的家畜,牛、猪都打疫苗防疫。经过一整个月的努力,我们完成了这次防疫工作,疫情没有传播开,也没有死牛,取得比较好的效果,我们学生和老师也从中学到了知识,受到了教育。

Copyright © 2019 兆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